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张方平微笑着道:“回去后,好好洗漱一下,好好睡一觉,明天和老夫去见一个人吧!”
“哦!”苏轼点点头,然后问道:“未知宣徽要带晚辈去见的是?”
“和司马君实截然相反的一个人!”张方平说道:“司马君实在洛阳,写了十五年的《资治通鉴》”
“而他在地方上为大行皇帝牧民十五载!”
“当朝右相,康国公韩子华!”
“韩绛吗?”苏轼楞了。
对这个人,苏轼印象不是很深。
只记得这位如今临危受命的右相,在熙宁时代曾两次宣麻。
第一次,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昭文馆大学士,出镇陕西为陕西经略安抚使,全权主持沿边各路大军,攻略横山,然而因为后方出现了兵变,功亏一篑,只能回朝请罪,出知地方。
第二次,王安石辞相后推荐韩绛接任,十个月都没有,就急吼吼的把相位再次让给王安石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