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魔鬼的工坊 (3 / 6)

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
        当她将那卷纤细的胶片小心翼翼地装入卡槽,打开光源时,一束光柱,穿过透镜组,将一个被放大了数百倍的、模糊的影像,投射在了对面墙壁上悬挂的一张巨大白布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晚秋,过来帮我调焦。”她喊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林晚秋立刻跑了过来。在苏砚秋的指挥下,她小心翼翼地转动着负责对焦的旋钮。墙壁上的影像,从一团模糊的光晕,渐渐变得清晰。

        首先出现的,不是预想中的化学公式,而是一行行清秀而有力的、属于苏明远的笔迹。

        魔鬼的工坊

        【补天计划·日志·卷一】

        【1912年,冬。吾友之子,殁于肺痨,年仅七岁。见其母哀恸欲绝,如万箭穿心。医者言,此乃天命。然,若天道有缺,人为何不可补之?遂立此志。】

        墙壁上,影像缓缓移动。那不是一份冷冰冰的研究报告,而是一本图文并茂的、一个天才学者孤独探索的心路历程。上面有他绘制的、关于细胞分裂的精美素描,有他记录下的、一次次失败的动物实验数据,旁边还用红笔写着自我诘问:“方向有误?过于激进?”

        更有一些,是写给他自己的话。

        【1915年,春。‘S-因子’初见成效,然小白鼠体内出现恶性增生。此物如水,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吾心甚忧。】

        【1920年,夏。与鹤年兄论及此事,他竟言,若能择其善者而用之,纵有些许牺牲,亦在所不惜。道不同。此人,心术已不正,当远之。】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